前些日子開了一台新的 SQL Server,最近從監控當中發現凌晨 02:10 ~ 02:30 之間 CPU 被拉高,日復一日都是相同的時間點。
看起來吃了不少 CPU 資源,由於這段時間嚴格來講並不算是服務的離峰時間,還是希望將珍貴的 CPU 資源留給服務,所以必須查出來到底是誰吃掉了 CPU 的資源?
前些日子開了一台新的 SQL Server,最近從監控當中發現凌晨 02:10 ~ 02:30 之間 CPU 被拉高,日復一日都是相同的時間點。
看起來吃了不少 CPU 資源,由於這段時間嚴格來講並不算是服務的離峰時間,還是希望將珍貴的 CPU 資源留給服務,所以必須查出來到底是誰吃掉了 CPU 的資源?
我個人認為 SQL Server 預設拿主鍵(Primary Key)來當叢集索引(Clustered Index)欄位這件事情,應該要被重新考慮,以目的來講,主鍵與叢集索引的關係其實並不大,主鍵的目的是確保資料是唯一且正確的,而叢集索引的目的是提升查詢效率,所以在這點上,我覺得在資料表一個開始設計的時候,預設是分開考量的會比較恰當。
用過 Dapper 的朋友應該對它是愛不釋手,最近在一個對效能敏感的系統上 tune SQL 查詢語句時,發現到 SQL 參數型別的不同及使不使用 SQL 參數,對執行計劃的選擇影響甚大,相同的查詢條件及結果,只因改了參數的型別,執行計劃就跟著改變,查詢成本也跟著拉高。
在 SQL Server 可商用的版本中,Express 及 Web 版本是唯二沒有完整 Replication 的版本,但是一個免費、一個便宜,對於老闆來講這是一個可以節省成本的點,如果真的有 Replication 的需求,除了升級之外,我們還可以寫點程式自己土砲。
公司內的一個系統的開發風格轉變,Data Model 必須設計成 Immutable(不可變)的類別,其中一部分會被用在泛型上,由於 Immutable 類別是不能有無參數建構式的,所以被用在泛型的時候,它就不能用 where 進行 new() 的條件約束,沒辦法做 new() 的條件約束,就無法呼叫泛型類別的建構式來產生 Instance,著實困擾。
在設定 GCP Firewall 規則的時候,限制來源 IP 範圍的欄位要我們以 CIDR 標記法
輸入。
什麼是 CIDR 標記法? 如果是真.網管
的朋友應該很熟悉,對於我這個偶爾沾個醬油、跑個龍套的來講,這又是一個陌生的名詞。
先前有寫過一篇文章 - 將 ASP.NET MVC 的 View 依使用者角色來拆分可以減少邏輯分支,在留言中 demo 哥有提到用 Display Mode 也可以漂亮地解決,於是我就試著把這樣的需求用 Display Mode 來實作,實作之後我必須說,程式碼真的可以少寫一些。
隨著業務的增長,應用程式要處理的需求愈來愈多,也愈來愈細,需求間的依賴關係也會變得複雜,當使用者也隨之增加的時候,應用程式也需要進行拆分及擴展,因此我們需要一種設計方法,來引導我們針對高併發、分布式、需求多又細又複雜的應用程式來進行設計。
Topshelf 這個套件在網路上隨便搜尋,不管國內外都有很多文章在介紹它,我是直到最近才開始跟它有更親密的接觸,利用它我們可以很容易地將 Console 程式 Host 成 Windows 服務,變成 Windows 服務之後我們的應用程式就擁有了透明且可控的生命周期。